agriculture-situation-photo

在知識密集、資訊流動與價值鏈碎片化的現今,服務業是連結人、資源、技術與願景的經濟動力核心。在全球經濟結構轉型下,服務業已取代工業成為多數國家經濟與就業的主軸。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數據1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V.SRV.TOTL.ZS,全球服務業平均占GDP逾55%,在歐、美、日、加等已開發國家更超過70%,涵蓋金融、醫療、教育、資訊與觀光等高附加價值領域,不僅創造多元就業,也驅動城市發展與創新。隨著數位科技普及,服務業跨境輸出如線上教育、顧問服務與影視內容成為國際貿易新焦點。面對氣候變遷挑戰,服務業也透過綠色金融、永續旅宿與共享經濟等新型態服務,引導社會邁向低碳轉型,成為永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氣候變遷對服務業與整體人類經濟帶來深遠衝擊。雖然服務業涵蓋多元領域與樣態,但仍普遍面臨共同的氣候風險,其特徵包括對基礎設施與人力資源的高度依賴、確保服務不中斷的迫切需求、消費需求隨氣候條件而產生的波動,以及因永續責任而帶來的轉型壓力。災害如暴雨、熱浪與颱風將導致設施受損、營運中斷,尤其觀光、零售、醫療與教育等產業最為敏感。也暴露基礎設施與供應鏈的脆弱性,影響金融、物流、電信等仰賴即時與穩定服務的產業。同時,極端氣候事件也凸顯了人力資源脆弱性,例如高溫使得勞動條件惡化,降低人力可用性與生產效率。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估算,2030年前因高溫損失的工時將相當於8000萬個全職職位2https://www.ilo.org/resource/news/increase-heat-stress-predicted-bring-productivity-loss-equivalent-80。此外,消費者行為因應氣候風險產生轉變,對企業永續與碳足跡的關注日增,服務業須回應市場價值觀的變化。保險與金融服務面臨極端事件頻率上升所導致的理賠壓力,風險評估與產品設計需全面調整。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與低收入區域,依賴勞力密集型服務的經濟結構更容易在災害下失衡,加劇全球貧富差距。

面對這些挑戰,服務業必須強化韌性。企業導入低碳轉型與氣候風險管理與智慧化節能系統,推動數位轉型以降低碳足跡,並訂定中長期淨零目標,建立治理導向的永續承諾。以全家便利商店(FamilyMart Taiwan)3https://www.ecct.org.tw/News/Show?id=f06c2cc35cfc4ee0bdb0458bc3ed583c&utm_為例,透過導入智慧能源管理系統(IoT Energy Management),即時監測冷氣、照明、冷凍櫃用電。此外,門市亦設置節能冷藏設備(如自動感應開門冰箱、夜間節能簾),降低冷媒外洩與電力消耗。2023年過年啟動「全家綠色永續店」示範門市,採用太陽能板、節能LED照明與高效率空調,使每店年均減碳可達20–30%4https://www.ecct.org.tw/News/Show?id=f06c2cc35cfc4ee0bdb0458bc3ed583c&utm_。此外,部分企業亦導入氣候風險預測與模擬工具,提前規劃防災與營運調適策略,以確保服務不中斷。未來,服務業應持續深化碳管理與氣候風險評估,並強化供應鏈透明度與循環經濟實踐,方能在永續發展框架下發揮更積極的引領與示範作用。

因應氣候變遷與環境改變帶來的風險的同時,也產生新的機會

立即性風險

  • 極端天氣導致零售業物流中斷、貨品損壞,冷藏與運輸成本上升
  • 高溫與空污影響外勤服務業(如快遞、清潔、保全)員工健康與工作效率
  • 高溫提高冷卻與空調用電,使餐廳或資料中心營運成本顯著上升
  • 高齡者與幼童對氣候變遷更敏感,照護與托育服務的壓力與風險增加
  • 美容與養生產業使用之保養品、芳療油、化妝品等產品的保存與穩定性可能受到高溫影響
  • 極端高溫、降雨、颱風或空污嚴重時,顧客臨時取消預約、課程延後或出席率下降,影響營收穩定性

長期性風險

  • 長期氣溫上升,可能使服務業面臨結構式轉型或重新設計營運據點
  • 空污日趨嚴重(如臭氧濃度上升、過敏原增多),對美容、養生、健身、托育、長照等產業造成慢性壓力,顧客健康風險增加,信賴度下降
  • 資料中心、電信、冷鏈物流、冷凍倉儲等能源依賴服務業將長期面臨冷卻耗能上升與穩定供電風險,形成基礎營運壓力與投資成本累加
  • 從事第一線服務(如外勤、照護、美容)的人員更易因極端天氣加劇而離職、轉業,進一步加劇人力短缺與服務不穩定性

轉型風險

  • 導入節能設備、再生能源、碳盤查系統、永續材料等地轉型成本高昂,對中小型服務業尤其具財務壓力
  • 改造設施或調整營運模式(如數位化、低碳物流)期間,可能需暫時停業、減少營業時間,影響收入與顧客穩定性
  • 綠色轉型需具備永續管理、環境評估、能源知識等新能力,但多數服務業員工缺乏相關專業,需時間培訓與調整
  • B2C型的服務業須鼓勵消費者自備容器、減少包裝或調整服務模式,可能影響顧客體驗,甚至流失對永續不感興趣的消費者

機會

  • 透過綠色產品、碳中和服務、環保體驗等,將開拓永續市場,提升品牌價值與顧客忠誠度
  • 為因應氣候挑戰而導入的新技術(如智慧節能、低碳物流、綠色設計)可驅動服務創新(如服務差異化)與產品升級
  • 導入節能、減廢與資源再利用等措施,有助於降低能源與原物料依賴,減少氣候衝擊下的損失與保險成本
  • 符合氣候治理標準的服務業可納入跨國綠色採購與合作體系,拓展出口與B2B服務機會
  • 服務業導入風險管理機制與永續架構,有助於提升對未來極端氣候與市場變動的適應能力

氣候服務如何幫助我們

服務案例

DoorDash外送平台

#風險管理 #營運調整 #韌性

DoorDash 是美國知名的外送平台,面對極端氣候事件(如颶風、暴雪、野火等),已建立「嚴重天氣應變機制」(Severe Weather Protocol, SWP),旨在保障外送員(Dashers)、顧客和商家在極端天氣條件下的安全與維持服務的品質。例如,在極端天氣情況下,可能會暫停某些地區的配送服務,或僅提供取餐服務,並向配送員發送安全提示。此外,DoorDash 還會根據當地政府的指導意見,調整運營策略,以確保配送員和顧客的安全。

資料來源:https://about.doordash.com/en-us

服務項目

DoorDash 持續監控當地氣象狀況,並根據氣象機構的指導,對可能影響運營的極端天氣(如颶風、暴雪、洪水等)發出預警。

在極端天氣情況下,DoorDash 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或暫停受影響區域的服務,以確保人員安全。

透過應用程式向外送員提供安全行駛建議,並在必要時提供緊急支援服務。

在災後,DoorDash 會啟動災後支援計劃,向受災社區提供資源,協助商家和外送員恢復營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