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氣象事件

臺灣科學化、制度化的氣象作業開始於19世紀末,日人統治臺灣後隔年(1896年,明治29年)開始規劃設置測候所,並有規模的進行氣象觀測,這些超過2甲子、日夜不間斷的氣象觀測數據已累積成數量可觀的資料庫,記錄著氣象觀測的日常與極端。

觀測資料中的極端紀錄通常起因於特殊、極端的氣象事件,也往往伴隨重大的災害,會造成一個地方社會和對人民長時間的影響,甚至改變了當地的歷史、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我們期望透過以人為中心的精神來詮釋相關史料與氣象知識,展現在地天氣與生活的實質連結,提供民眾了解臺灣的歷史重大氣象災害事件對歷史、社會、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的發展和影響,藉以獲得氣象及防災科普知識。

前往arrow right南區氣象服務網舊談天專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