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服務 (Climate Services) 是將氣象相關的數據、模型與資訊等基礎知識,透過科學研究及技術創新轉化為實用性的產品和服務,為政府、企業、社會和個人提供有關氣候變遷與氣象災害等面向的可信賴、可持續和客製化之訊息和資訊,以及預測、警報與決策支持等多種應用服務,以協助其進行風險管理、政策規劃、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的決策,減少相應的風險和損失,提高社會、經濟和生態系統的適應能力。

氣候服務的跨域應用案例如:

  • 在氣候變遷下極端天氣事件更加頻繁且高強度,氣候服務可以提供預警及風險評估協助減少災害損失。
  • 氣候變遷可能造成原物料供應不穩定、能源成本上升、生產設施受損、運輸物流受阻等,氣候服務可以提供產業更精準的天氣預報、氣象風險評估和適應方案等,協助業者生產安排並減少損失。
  • 氣候變遷引發的高溫、乾旱、降雨變化及蟲害將影響農業生產,氣候服務可以提供更精準的天氣預報、氣候趨勢分析及作物生長模型等,協助農民生產決策。
  • 因應氣候變遷下的能源轉型仰賴再生能源,氣候服務可以提供可靠的風力、太陽能等發電量預測及氣象風險評估,協助能源業者制定能源生產工作排程及電力調度策略。
  • 氣候變遷引發的暴風、淹水、熱浪等災害可能影響建築物安全,氣候服務可以提供風力、降雨、溫度等氣象參數預報,協助建築物設計、提高其抗風、抗水和抗熱的防災能力。

氣候服務的內涵與願景

科學為基礎的氣候資訊

氣候,是指一個地方長時間統計下天氣現象的平均狀態和改變,也包括極端現象的變化在內。因此氣候資訊涵蓋無縫隙的時間尺度,包括「從過去、現在到未來」、「從歷史、即時到預測」、「從短期、中期到長期」。

決定一個地方氣候條件的因素多且複雜,但在科學基礎的研究下,得以一定程度預測未來氣候。將歷史與即時的觀測資料輸入氣候模型,模擬出未來的氣候狀態,此時產生的資料經過處理與氣候知識的加值,產生不同的氣候產品。其資料、知識、產品皆為氣候資訊的一部分。

隨著氣候變遷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加劇,更廣義的氣候資訊不再局限於大氣與地球物理科學、更可以人文社會、經濟以及跨領域科學為基礎。

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提供形式

氣候服務的使用者可以是任何個人、組織或公私部門。然而單純提供氣候資訊不能稱為氣候服務,服務應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以利於使用者獲取、理解及使用氣候資訊的形式提供。因此氣候服務的形式可以十分多樣,如資訊平台、諮詢服務、網頁或應用程式界面等。

智慧決策為目的應對氣候變遷

人類生活本就與氣候息息相關,但在氣候變遷下的氣候相關風險逐漸加劇且難以掌握,嚴重衝擊人類日常生活與社會經濟發展。為了減緩與調適氣候變遷、因應氣候相關風險所需的決策也逐漸增加。氣候服務的最終目的即幫助使用者充分掌握氣候資訊,從日常作息、組織營運、到施政策略,制定知情且智慧的決策。

以科學為基礎並以需求為導向之氣候服務,即是協助組織進行氣候治理的最佳工具,利用科學化氣候資訊幫助政府、產業以及個人做出適當的決策,包括調適與減量規劃、政策制定、營運決策等。

一般來說,氣候服務可以‧‧‧‧‧‧

提供

氣象數據、氣候預測、極端天氣事件預警等「從過去、現在到未來」、「從歷史、即時到預測」、「從短期、中期到長期」的資訊,如降水、溫度、濕度、日照强度、風向風速、氣象災害等…… 

幫助您了解
過去的氣候狀況如何?未來的氣候狀況可能如何改變?
現在和未來何時可能發生自然災害?哪些地區、城市或企業可能會受到衝擊?發生的可能、頻率、強度以及影響是什麼?
氣候變遷下的法規、政策、社會與經濟可能如何改變?
這些變化和風險對有什麽影響?
幫助您決定

我的個人、家庭或事業該做好什麽樣的準備?

我的組織或企業短中長期的營運該如何調整?

該如何制定合適的政策目標與方針?

資訊平台
諮詢服務
網頁或應用程式介面

常見問題 FAQ

Q1. 氣候與天氣的差別是什麽?

「天氣」是指定點和定時的大氣狀態,為目前正在發生或是明天或不久的未來有可能發生的氣象,譬如氣溫、風向、風速、降水、能見度、氣壓等,以及我們能夠看到或感覺到的晴、雨、溼、暖等大氣現象。

「氣候」是指一個地方長時間的天氣現象的平均狀態和改變,時間可能為數月到數百萬年,也包括極端現象的變化在內。可以被看作是天氣的背景狀況,它與整個地球系統:包括大氣、陸地、海洋、雪、冰、和生物等共同形成的全球環境狀態相關,在這樣長時間尺度的氣候背景下,決定了每一天天氣的狀態。

Q2. 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是什麽?

減緩(Mitigation):以人為干預的方式,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或增加溫室氣體的儲存量,以減緩氣候變遷問題的發生速度或規模。例如:降低燃煤發電、採用再生能源發電、汰換節能設備、減少私有運具等。

調適(Adaptation):為了因應實際或預期的氣候衝擊或其影響,而在自然或人類系統所做的調整,以減輕危害或發展有利的機會。例如:從易受到因海平面上升而引發災害的沿海地區撤離、以耐溫和抗熱性強的作物取代傳統作物、保護和恢復海岸的自然屏障如紅樹林等。

Q3. 氣候相關風險有哪些?

氣候相關風險分為2大類型,包括:

與低碳經濟相關的轉型風險

與極端天氣與氣候相關的實體風險

轉型風險:可能包括更廣泛的政策、法律、技術和市場變化,並以此緩解和適應氣候變遷的需求。例如:為因應氣候變化造成的市場複雜化和影響,需透過供需結構改變的調節方式,納入更多氣候相關風險和機會。

實體風險:長期性氣候變遷和立即性極端天氣災害帶來的實際風險,並對產業可能直接性衝擊和供應鏈中斷,可能導致的問題影響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