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學為基礎的氣候資訊
氣候,是指一個地方長時間統計下天氣現象的平均狀態和改變,也包括極端現象的變化在內。因此氣候資訊涵蓋無縫隙的時間尺度,包括「從過去、現在到未來」、「從歷史、即時到預測」、「從短期、中期到長期」。
決定一個地方氣候條件的因素多且複雜,但在科學基礎的研究下,得以一定程度預測未來氣候。將歷史與即時的觀測資料輸入氣候模型,模擬出未來的氣候狀態,此時產生的資料經過處理與氣候知識的加值,產生不同的氣候產品。其資料、知識、產品皆為氣候資訊的一部分。
隨著氣候變遷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加劇,更廣義的氣候資訊不再局限於大氣與地球物理科學、更可以人文社會、經濟以及跨領域科學為基礎。
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提供形式
氣候服務的使用者可以是任何個人、組織或公私部門。然而單純提供氣候資訊不能稱為氣候服務,服務應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以利於使用者獲取、理解及使用氣候資訊的形式提供。因此氣候服務的形式可以十分多樣,如資訊平台、諮詢服務、網頁或應用程式界面等。
以智慧決策為目的應對氣候變遷
人類生活本就與氣候息息相關,但在氣候變遷下的氣候相關風險逐漸加劇且難以掌握,嚴重衝擊人類日常生活與社會經濟發展。為了減緩與調適氣候變遷、因應氣候相關風險所需的決策也逐漸增加。氣候服務的最終目的即幫助使用者充分掌握氣候資訊,從日常作息、組織營運、到施政策略,制定知情且智慧的決策。
以科學為基礎並以需求為導向之氣候服務,即是協助組織進行氣候治理的最佳工具,利用科學化氣候資訊幫助政府、產業以及個人做出適當的決策,包括調適與減量規劃、政策制定、營運決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