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科學與服務
氣象預報助力乳牛飼養! 從鮮乳產量到乾草製作
牛乳是相當常見的飲品,除了能加入其他飲料飲用,也經常作為各種加工食品的原物料,在日常飲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你知道鮮乳在生產的過程中,也需要面臨「氣溫」和「降雨」的挑戰嗎?
高溫對乳牛的影響:熱緊迫
在臺灣飼養的乳牛大部分是適合在溫帶氣候生活的荷蘭種,一般狀況下,乳牛會調節生理(如呼吸頻率)和行為(休息模式)以達到熱平衡並維持恆定的體溫。但是當環境溫、濕度條件超過乳牛生理可以調節的臨界值,就會讓乳牛開始產生「熱緊迫(Heat Stress)」。
熱緊迫除了會使乳牛喘息增加、沮喪易怒和飢餓,還會導致乳牛的「泌乳能力下降」,進而影響鮮乳的產量。除此之外,熱緊迫也會降低發情,影響如乳牛的繁殖能力。
熱緊迫的程度以溫溼度指數(THI)為指標,當環境的溫度和濕度升高時,熱緊迫的程度也會隨之上升。嚴重的熱緊迫情況尤其容易發生在炎熱的夏季,對鮮乳的產量產生不可忽視的的影響。
為了幫助酪農應對這個問題,農業部畜產試驗所與氣象署進行畜牧x氣象跨域合作,由氣象署推出「乳牛熱緊迫程度預測」產品。這項預測提供未來一週的 THI 數據,使酪農能夠提前評估並採取相應的調適策略,例如使用溫濕度調節設備,來確保乳牛在高溫期依然能穩定產乳。
降雨的影響:牧草的生長與乾草的製作
而「降雨」對乳牛的影響則主要涉及到糧食。臺灣的乳牛主要食物是牧草,但因氣候的關係,在秋冬季節,牧草生長速度變慢,乳牛只能以事先製作的乾牧草為主食,僅有春、夏兩季能吃到新鮮牧草。
製作乾牧草的過程,需要在天氣晴朗的情況下,曬草 2 到 3 天;若日照較弱,則需要3 到 5 天。乾草的含水量需降至 20% 以下才能進行打包儲存。
因此,乾草製作的成敗與天氣息息相關。為了提高乾草製作的成功率,畜試所與氣象署再度攜手合作,由氣象署提供「連續5日不下雨機率預報」的客製化預報產品。這樣的預報產品使乾草製作的成功率從原本的 60% 提升至 90%,幫助酪農的乾草儲備工作。
氣象預報助力酪農
從乾草製作到應對熱緊迫,氣象預報在乳牛飼養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透過精確的天氣預測,酪農們能夠更有計劃地管理運營牧場,進一步提高乳牛飼養的效率和產量,減少因氣候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
氣候變遷對畜牧業帶來的挑戰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在高溫高濕的臺灣。透過科學的氣象預測與調適策略,可以有效地協助酪農們應對這些挑戰。
這些客製化氣象預報產品可以從氣象署「農業氣象觀測網監測系統」查詢。